商务合作 010-68988613欢迎访问明德经纶官网

资讯详情

News Show

(辽宁)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创建学习型组织事迹介绍

浏览量:963 · 时间:2013-05-31 15:20

  鞍钢始建于1916年,是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企业和最早建成的钢铁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目前,鞍钢已具有年产钢250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建国以来,鞍钢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1949年至2007年,累计生产铁3.65亿吨、钢3.59亿吨、钢材2.62亿吨;上缴利税1113.68亿元,相当于国家同期对鞍钢投入的20.5倍。同时,鞍钢还向全国钢铁战线输送了五万多名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鞍钢工人阶级有着光荣的传统,始终传承和弘扬学习、创新的精神。建国以来,鞍钢先后涌现出全国著名老英雄孟泰;“走在时间前面的人”王崇伦;“新时期的好工人”李晏家;全国知识型职工标兵王军;辽宁省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股份公司热轧带厂轧钢车间1700生产线等一大批具有广泛影响的先进个人和集体。特别是近年来,鞍钢积极建设学习型组织,广泛深入地开展“创争”活动,引导广大职工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升职工自身素质,为鞍钢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006年,鞍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2007年,鞍钢被评为2006年度中国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成为获得该奖项的全国第一家冶金企业。2008年,鞍钢被国家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为首批“创新型企业”。

  一、健全体系,为全面建设学习型组织提供制度保证

  在“创争”活动中,鞍钢高度重视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把建立健全职工的学习和培训工作体系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加强这方面工作,引导广大职工在生产经营实践中练本领、学技能、长才干。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抓好培训机制建设是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为此,鞍钢始终把各类人才培养工作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并作为党委中心组学习讨论和党政联席会议的重要议题。鞍钢成立了实施职工素质工程领导小组,有计划、有措施,推动“创争” 活动的开展。针对企业现状,提出了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加强和改进职工培训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制定下发了《鞍山钢铁集团公司2004年—2009年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形成了各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党管人才新格局。特别是近年来,鞍钢还制定了培训考核管理、教育经费管理、开展素质工程和导师代徒弟等多项制度、规定,保证培训工作规范实施。各单位结合本单位的生产经营、改革改造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各自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从而形成了以实际工作需求为导向、以提升职业技能水平为主旨,注重实效的学习培训工作机制,形成由学历升级到岗位技能达标于一体的多元培训体系。

  二是完善选拔培养机制。结合职工队伍技能水平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初、中、高级技术等级考核和技师、高级技师考评体系。从完善职业标准入手,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规范职工队伍整体技能的考评工作。建立以专业知识水平、职业技能为核心,以业绩和贡献为重点,兼顾职业道德、符合鞍钢实际的职工技能人才选拔体系。拓宽选拔途径,围绕生产实际,打破年龄、资历、身份和比例等限制,积极组织职工广泛参与的技能竞赛、岗位培训、技术练兵和技术攻关活动,不拘一格地选拔各类优秀人才,促进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加强继续教育工作,坚持“优秀人才优先培养,主体人才重点培养、紧缺人才抓紧培养”,与国内知名高等院校建立联系,设立国内外高等院校的鞍钢研究生培养基地,选拔有发展潜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近年来共培养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580名。每年还选派500多各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到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进修材料冶金新知识、国际化经营财会知识和英语知识。

  三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打造一支综合素质高、技能过硬的职工队伍,最根本的是要激发广大职工学技术的热情和积极性。为此,鞍钢进一步完善了激励约束机制,从而做到技能等级与使用相结合、待遇与工作业绩相结合,形成学与用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良好氛围。通过加大奖励力度,尤其是加大对关键岗位、优秀人才的薪酬激励力度,使工资收入合理体现岗位、贡献和单位效益的差别。使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技能水平达到核定能力与没有达到核定能力不一样、在岗与不在岗不一样、责任大与责任小不一样、关键创效岗位与一般岗位不一样、有突出贡献与一般完成任务不一样”,进一步树立起“岗位是稀缺资源,竞争是上岗途径,素质是上岗保证”的理念,在职工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从而带动了职工队伍整体技能水平的提升。

  二、完善措施,为职工提高素质提供保障

  一是加大教育培训投入。鞍钢职工教育和培训经费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并适当提高比例,保证职工教育经费的30%用于技能人才培养。为了满足职工提高技能水平的需要,鞍钢对培训资源进行整合,改进和完善职工实训基地建设,形成满足企业发展要求的职工培训基地,逐步建立与现场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实验模拟操作教学系统。投入500余万元,增加和更新了实际操作考试所用仪器、设备;建立了具有自控监视系统相配套的可同时容纳800余人的理论考试中心。投入近千万元,建立了铁运公司、建设公司、设备协力中心、生产协力中心等单位的资源共享高技能人才培养实际培训基地,缓解工学矛盾,增强培训的紧密性和实效性。2007年以来,鞍钢在职工大学开办各级各类专业培训班268个,培训职工15951人次,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7%和25.2%。目前,鞍钢及二级公司建立职工培训基地10余个,每年有近四万人次参加各类技术业务培训。

  二是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在职工培训中,鞍钢始终坚持多层次培训的原则,特别是注重解决培训什么?谁来培训?的问题,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弥补职工在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等方面的不足。如在轧钢系统职工中,通过计算机操作培训、焊接工艺培训,使职工很快掌握了计算机操作技能、摆脱了轧钢工对协力人员的依赖。在有计划地开展培训的同时,鞍钢还特别注重开放式培训,定期聘请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讲师为职工讲学,及时为职工补充新知识。为在学习和实践中长知识、开眼界,鞍钢于2002年以来,先后四次组织了近百名各级劳动模范到欧洲、日本、韩国等世界先进企业学习考察;还先后多次组织班组长、技术骨干到海尔、宝钢等国内先进企业考察、学习。

  三是为职工学习培训提供有利条件。为推动实施职工素质工程的开展,让职工学习、掌握相关理论知识,鞍钢多次向基层单位推荐《谁动了我的奶酪》、《海尔模式》、《没有任何借口》、《自动自发》、《细节决定成败》等有关新理念书籍。为使职工在业余时间及时“充电”,鞍钢还注重扶持和帮助基层单位的图书馆(室)做好为职工读书服务工作。指导帮助矿业公司东鞍山铁矿和建设公司营口钢结构分公司完善了图书室。由于这两个图书室坚持多年为职工提供技术业务及人文类图书,目前藏书总量达到上万册。今年7月,这两家单位图书室被全总命名为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

  三、创新载体,推动职工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

  在“创争”活动中,鞍钢注重载体的创新,把职工技术大练兵、技术竞赛、先进操作法评选、“五好班组” 评选活动同“争创学习型红旗班组,争做知识型先进职工”结合起来;把职工技术大练兵、技术状元、能手选拔赛、技术培训同实施职工素质工程结合起来;把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同凝聚职工创新智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结合起来,取得显著效果。

  一是开展先进典型的宣传活动。鞍钢大力宣传邢贵彬、李晏家、王军、朱书明、股份公司线材厂等“创争”活动典型个人和集体的经验,举办“创争”活动知识竞赛、演讲、征文以及智能、体能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用形象化的活动引导激励职工学习文化、钻研技术、苦练本领、争创一流。开展“一帮一、师带徒” 、技术“擂台赛” 、奖励技术状元旅游考察等活动,使更多的职工自觉投入到学习之中。

  2005年以来,鞍钢共举办各类技术业务培训6179 次,有113399人次参加培训;组织400余个工种68027名职工开展技术练兵和技术竞赛。涌现出公司级技术状元47名,厂级技术状元765名;公司级技术能手416名,厂级技术能手4132名;有11个班组、12名职工分别荣获“中央企业学习型红旗班组”、“中央企业知识型先进职工”称号。

  二是开展评选先进操作法和小改小革活动。制定了科研攻关、产品开发、管理创新、论文奖励、小改小革等创新奖励办法,调动了广大员工的参与热情。鞍钢每年都举行一至两次科技创新工作大会和先进技术操作法表彰大会。2005年以来,共有21名职工荣获鞍钢科技标兵称号,给予他们捷达、吉利轿车的奖励。每两年评选鞍钢公司高级技能人才标兵,首届评选35名,每人奖励1万元。今年,鞍钢又举办了职工自主创新成果展览,展示了职工自主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最新成果。

  三是广泛开展征集合理化建议。为调动职工在自主创新上的积极性,鞍钢围绕技能创新、产品创新、销售创新、管理创新、指标创新、服务创新、工期创新、降耗创新、效益创新,开展“万人献万计,岗位创效益”的群众性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建立了合理化建议征集、评审、奖励机制。2005年以来,鞍钢共征集合理化建议47070项。股份冷轧厂翟博等3人提出的“优化前处理工艺,降低表调液成本”被辽宁省总工会评为职工自主创新一等奖。

  四是组织成立职工技术创新小组。目前,鞍钢已有职工技术创新小组1216个,经常参加技术创新活动的职工5000多人,实现技术创新成果2094项,职工获发明专利55项。

  五是广泛开展各种竞赛活动。为引导职工在生产实践中发挥聪明才智,为企业发展多做贡献,鞍钢结合生产实际,常年坚持开展劳动竞赛,为企业创造价值。2005年以来,共开展劳动竞赛和技术攻关1048项,创效37046万元。为充分调动职工学习技术业务的积极性,鞍钢每年都在职工中开展各个工种的技术竞赛。在层层选拔的基础上,集中技术骨干和业务精英在技术比武的舞台上大展身手。鞍钢从去年起还专门举办职工英语大赛,从几百名参赛选手中选拔出12名“英语状元”,奖励出国考察,极大地调动了职工学习英语的热情。这种英语大赛,鞍钢将每年举办一次。在“创争”活动中,涌现出大批知识型职工和科技创新人员,发明专利申请由2006年的120件提高到313件。目前,鞍钢有高级技师363人,技师2961人;高级工14265人,中级工28146人,初级工23202人。

  四、注重激励,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创争”活动的开展,为广大职工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展现自身才华的舞台。立足本岗学好技术业务,努力干好工作,在本职岗位上不断创新,已经成为鞍钢职工的自觉行动。

  一是完善吸引人才政策。制定下发了《关于为新引进应届毕业生发放安置费的通知》,为博士后、应届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一次性发放安置费80000元、40000元、20000元和5000元。制定下发了《关于提高国家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工资待遇的通知》,对分配到鞍钢的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直接执行定级工资及所在岗位的待遇,并实行最低工资收入保障制度。这些有效措施,增强了企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是建立薪酬激励机制。建立健全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对关键岗位、优秀人才的薪酬激励力度。不断完善以效益为中心的科研工作投入产出考核机制、以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与名牌产品为重点的研发机制,形成竞争、开放、灵活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按照高效率、满负荷原则,共确定5887个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起支撑作用的岗位为关键岗位,实行竞争上岗。对确认的关键岗位制定了管理、技术、操作三大门类的关键岗位人员考核评价标准,使关键岗位人员的收入水平不低于市场价位,在同行业中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以吸引、留住关键岗位人才。为促进在企业舞台上施展才华,各基层单位普遍建立了奖励机制,对在技术培训、岗位练兵、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分别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

  三是加强舆论宣传,形成崇尚学习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报纸等媒体的作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党和国家以及鞍钢关于职工队伍技能建设及人才工作的政策,使广大职工了解企业发展形势,理解加强职工队伍技能建设工作的目的,做到学习有目标、工作有干劲。大力宣传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贡献,树立一批先进典型,提升高技能人才在企业的地位,使他们感受到应有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大力倡导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气,努力营造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对在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职工,采取高岗位系数、奖励、津贴等形式,提高他们的待遇,引导更多的职工岗位成才。

  通过开展“创争”活动,鞍钢广大职工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从“要我学习”到“我要学习”,已经成为职工的一种自觉行动。“今天不努力学习和工作,明天就要被淘汰”,已经成为广大职工的共识,从而促进了职工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为鞍钢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联系

Contact


服务热线 : 010-68988613

办公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

工作时间 : 周一到周五 9:00-18:00

明德经纶大学

版权所有 © www.mdjlb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501059号-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