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合作 010-68988613欢迎访问明德经纶官网

资讯详情

News Show

你是组织里的“付出者”,还是“索取者”?

浏览量:1058 · 时间:2017-11-21 15:56

*Adam Grant 是沃顿商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全球25位最具影响力的管理思想家之一,他的《Give and Take》是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课程,被《财富》杂志及《华盛顿邮报》列为必读商业经典。

 
 
 
 
 
 
 
 

 

作为一名组织心理学家, 我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职场, 结果发现到处都有妄想症,人为引起的妄想症, 我叫他们“索取者”(Taker),索取者在职场互动中总以“自利”为目的,总在想:“你能为我做什么?”;这些人的对立面叫“付出者”(Giver),他们在职场互动中总是想:“我能为你做什么?”

 

大家可以想想自己是哪种类型。我们都有付出和索取的时候,你的类型取决于大多数时候你对别人的方式也就是你的默认类型。

 

当然,不是所有“索取者”都很自恋,有些是被伤害过太多次的“付出者”。我很好奇,这种极端的人有多普遍, 于是我研究了 3 万多人,来自不同行业不同文化背景,结果发现:大多数人正好处在付出和索取的中间。

 

他们选择了第三种类型, 叫“互利者”(Matcher),如果你是互利者, 你会力求付出与获取的平衡等价交换——你帮了我,我才会帮你。这似乎是种稳妥的生活方式,但这种生活方式是最高效的吗?

 

我研究了许多组织, 成千上万人。 我让工程师们估测自己工作效率;我观察了医学生成绩; 甚至营销人员的销售额。出乎意料的是:上述工作中表现最差的都是“付出者”。

 

完成任务最少的工程师, 总在帮别人多,回报却很少,他们光给别人干活了,完全没时间和精力干自己的活;在医学院,成绩最差学生基本都“十分赞同”类似陈述:“我很乐于助人”,这说明你信赖的医生,在读医学院时怀揣着“我谁都不帮”的想法。

 

 

在销售中, 最低的销售额来自最慷慨的销售人员。我曾接触过一个,他付出者分数很高,我问他:“你怎么做得这么烂……” 我没敢这么问,但是——“在销售中,慷慨大方的代价是什么?” 他说:“我太在意我的顾客了, 所以我才不肯把垃圾产品卖给他们。”

 

但实际上有一个意外发现:虽然“付出者”总牺牲自己, 但他们让整个组织变得更好了。

 

我们有大量证据,许多关于团队或组织中“付出”行为频率的研究都说明:人们越乐于帮助别人、分享知识或提供指导, 整个组织各项指标都会变好——高利润、高顾客满意度、低员工流失率,甚至经营成本也会变低。

 

付出者花了很多时间去帮别人,使团队进步,不幸的是:他们却要独自受苦。

 

因此,我想聊聊:怎样的组织文化才会让“付出者”取得成功。

 

01

 

既然付出者的工作表现不好, 那谁的表现最好呢?

 

先说好消息:不是“索取者”。

 

“索取者”通常在工作中得道容易,失道也容易,并且一般会栽在“互利者”手里:如果你是互利者,你会坚信“以眼还眼”——一个“公平”的世界。当你遇到“索取者”时, 你觉得自己被赋予了一项使命,那就是要把这个“索取者”整得无法自理。

 

于是正义得以伸张——因为大多数人是互利者, 这意味:如果你是索取者,终有一天会面临正义的审判。

 

“风水轮流转,你做了什么,总有一天会轮到自己头上。”

 

所以,符合逻辑的结论应该是:工作表现最好的一定是“互利者”。是这样吗?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联系

Contact


服务热线 : 010-68988613

办公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

工作时间 : 周一到周五 9:00-18:00

明德经纶大学

版权所有 © www.mdjlb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501059号-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