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尔是和美国思科公司同年设立的企业,很快就要三十年的企龄,下图显示了海尔公司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劣变优,并且不断自我革新和蜕变的历史过程。
海尔在成立20年后的2004年,以1016亿元的营收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的第一个“千亿俱乐部成员”,在2011年又跻身1500亿元阵营,2012年约为1630亿,依然保持较高速增长。在竞争激烈、技术革新频仍、屡屡有无情淘汰的家电行业,能保持持续的规模扩张,品牌提升,和海尔通过周期性变革措施,不断跳过成长中的陷阱有很大关系。
张瑞敏认为:“可持续成长就是企业追求永恒的主题,但是它在现实当中可能就是一个悖论,为什么呢?因为所有企业领导人都采取了所有的措施,要想使企业可持续,但是这些措施最后恰恰可能适得其反,企业不但不可持续,而且很有可能走向衰亡,所以要让企业可持续发展很重要是要找出一条正确的路径”。他认为企业的可持续成长需要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前提条件,就是观念革新。所谓观念革新就是要有正确的观念,否则会南辕北辙。第二个条件是必要条件,就是创新体系。如果一个企业要可持续发展,没有创新体系的支撑,那是不可能的。第三个条件就是充分条件,就是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可以保证企业的创新体系做得更好,所以这三个条件之间可以形成一种逻辑递进的关系”。张瑞敏是站在企业家立场,秉承企业家精神来讲创新的。企业家就是要抓机会。对于企业家来讲,挑战风险兴奋,没有机会难受。抓住机会,先人一步,其乐无穷!海尔成长史中的砸冰箱战略、吃休克鱼战略、挺进美国战略和人单合一市场链战略等等,都是先人一步的观念创新、体系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连续性组合拳。
对企业长寿的研究,就是对企业如何延长成长期和成熟期,如何超越衰退期的研究。而且,对众多中国企业来讲,研究成长期应该更有现实意义,因为大多数中国企业处在成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