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通过研究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路径与机制,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效推动党建工作围绕中心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不断发挥国有企业党的政治优势。
关键词:党建工作,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实践
本文由《南方论刊》杂志整理。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企业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结合企业实际,坚持融入中心抓党建,把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点、改革发展中的难点作为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探索实施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机制。
一、构建实施深度融合机制的背景
(一)构建深度融合机制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上指出,“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归结到一点,就是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因此,检验一个单位党委作用发挥得好不好,既要看党组织自身建设好不好,更要看对生产经营的推动力和保障力强不强。从实现体制对接、机制对接、制度对接和工作对接的角度出发,在党委层面构建一套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管理机制[1],才能推动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真正落实到地。
(二)构建深度融合机制是提高党建工作成效的务实举措
党的建设服务党的事业是根本原则。只有把党的建设与党的事业深度融合,才能打破就党建抓党建的“自我循环”,把“两张皮”变成“一体两面”。把党建工作融入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探索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新常态,构建以党建为引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增强党建工作实效,把党建工作立足于服务企业创一流、服务职工谋幸福,才能凸显党的建设对企业各项工作的推动作用,才能使党建工作的方向更明确、重点更突出、任务更聚焦、作用更实效。
(三)构建深度融合机制是企业深化改革的政治保证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过程中探索构建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机制,形成与企业发展战略相一致、与企业发展模式相匹配、与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相协调的党建工作机制[2],让党的建设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使企业各级党组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使企业发展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使党建工作作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红色引擎”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二、构建实施深度融合机制的做法
在探索完善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过程中,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两个层面相结合。
(一)构建实施深度融合“三同”管理机制
通过在党委层面构建“三同”管理机制,切实把党建工作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
1.坚持“目标同向”,发挥党委“把方向”作用。立足“目标同向”这个出发点,使广大员工心往一处想、拧成一股绳、奋力干事业。一是坚持把住企业发展正确方向。国有企业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在经济领域为党工作”理念,牢记第一职责就是为党工作,要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企业的发展目标。党委切实发挥“把方向”的作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引领党员干部从更高的层次和角度理解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把上级对企业的发展战略、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以及各项决策部署准确迅速地落到实处。二是坚持筑牢国有企业“根”和“魂”。把筑牢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作为制定企业发展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融入到企业发展的全过程。坚持做到“四同步”“四对接”,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认真开展“党建入章”工作,进一步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和职能,保证党组织作用在决策层、监督层、执行层的有效发挥。坚持把党建制度纳入企业制度建设体系,实行一体化立、改、废,党建工作与经营管理互相融入、有机衔接。坚持党的建设与企业改革发展同步谋划,推动党组织与工作机构同步设置,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务工作人员同步配备,党的工作与生产经营同步开展。三是坚持建立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构建党的建设与生产经营“两手抓、两手硬”总目标,确保“企业要发展、党建要加强”。总目标方向正确、指引有力,各项阶段目标就能聚焦聚力、可行可实现。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经营目标,同步提出年度党建工作计划,公司班子成员带头履行好“一岗双责”,共同向完成年度工作目标发力。
2.坚持“措施同行”,发挥党委“管大局”作用。措施同行是深度融合的关键,在实践中,对生产经营和党建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奖励,生产经营搭台、党建工作唱戏,以党建工作一流推动企业发展一流。一是坚持思想引领[3],筑牢“管大局”思想基础。深入实践“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抓生产从思想入手,抓思想从生产出发”等理念,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大局意识,做到处处着眼大局、体现大局、服务大局,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保证企业改革发展方向与中央的大政方针一致。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举办中层领导人员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培训班和车间领导培训班,公司领导上台讲课,提升公司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水平,引导领导干部深刻理解加强国企党建的重大意义。二是坚持决策参与,保证“管大局”科学推进。要发挥党委“管大局”作用,就要保证党委在参与重大决策时,能够说得上话、把得了关。不断建立健全党委参与重大决策的制度机制,把党委研究讨论作为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积极探索把党委源头参与、深度介入、调研论证、集体研究嵌入决策程序的实现形式,做到重大生产经营管理事项必须经党委会研究讨论后,再由经理层做出决策,真正实现“参与决策”,而不是“陪衬决策”,保证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三是坚持立足基层,实现“管大局”有效落地。安全环保、经济效益、队伍士气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中之重。在保安全方面,积极在装置关键机组设立“党员先锋机”、在装置大修中成立“党员HSE监督队”、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开展“党团员突击队”等方式方法,保障企业安全环保生产。在创效益方面,建立“党员科技攻关项目”“党员创新工作室”,提升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等;搭建“小指标创优”竞赛平台,通过车间小指标创优保公司大指标先进。在提士气方面,组织“转观念、勇担当、创效益”专题讨论,搭建点赞台、曝光台等平台,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志愿服务、职工“小诉求马上办”等活动,推动鼓干劲提士气。
3.坚持“激励同步”,发挥党委“保落实”作用。成果融合是目的,坚持每月对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融合实践进行考核评价,实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互融互促、共同提升。一是抓联动考核,促生产经营。构建了公司党委对二级党委差别化考核、二级党委对基层党支部分类定级考核、基层党支部对党员积分管理考核的“三级联动考核”机制,每月考核情况及时排队公布、接受监督。党建工作考核结果与各单位(车间)及其领导班子的绩效考核挂钩,与评先评优、干部使用等挂钩,让“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二是抓管理监督,出效益人才。充分发挥纪律监督优势,整合各类资源,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改革发展的难点、专业管理的弱点,发挥基层党委、纪委和党支部监督监察的效能,深化项目监察、专项监察、指标监察和日常监督,组织机关党支部联合车间党支部建立纪检、法律、财务、审计、群众和舆论监督相结合的“大监督”格局。三是抓党群共建,提和谐幸福。坚持把建设幸福和谐企业,让全体员工共建共享发展成果,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不断提升员工幸福指数,作为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党群齐抓共管的目标任务。开展“零”违章、装置平稳运行、装置大修、新装置开车等劳动竞赛,推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深化职工提合理化建议、职工有困难找工会等全体员工易于参与的平台,让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员工都成为支撑企业持续发展的支点。
(二)构建实施深度融合“三带三挂钩”运行机制在基层党组织,按照“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理念,构建“三带三挂钩”运行机制,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一线的深度融合。
1.党支部带车间,通过党支部分类定级管理与车间“比学赶帮超”竞赛挂钩,把车间带成先进。一是职责一体。坚持“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原则,抓好党支部和车间两套班子的搭配融合。制定《党建工作责任实施办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细则》《车间班子成员岗位责任制》等制度,从基层车间班子的组织设置、制度规定、工作职责上保证党支部和车间两套班子融为一体。二是重心一致。按照“上级要求什么,车间需要什么,党支部就做什么”的理念,指导和要求基层党支部融入车间的重点难点开展“一支部一特色”工作。如,车间安全生产压力大的,党支部以保安全为重心开展工作。三是考核一起。坚持“考核生产看党建、考核党建看生产”,合理设置考核内容与权重,对车间党政工作“同步考核、双向挂钩”,每月对标考核、差别排队、张榜公示、评价激励,在明差距、知不足、共奋进中推动支部建设和车间管理水平大幅提升,提高党组织在职工中的公信力、影响力和号召力。
2.党小组带班组,通过党小组工作评价与“三标”班组建设挂钩,把班组带成优秀。一是设置上“两组融合”。按照党员分布及倒班的特点合理设置党小组,对班组较多的大支部设置横班党小组,班组分散的建立区域党小组等,确保党小组覆盖班组率100%。每个党小组合理配置党员数量,车间党员干部合理分配到不同党小组。制定《党小组管理办法》,对党小组和班组职能融入、功能互补进行规范。二是工作上“优势互补”。坚持把党小组的党日活动与班组的副班学习相结合,把党内学习教育、评比评议和班组管理工作相结合,把党小组“比发现隐患多”竞赛和班组日常巡检、全员排除“低老坏”相结合,使党内活动与班组工作有机结合、互促共进。三是管理上“交叉融入”。建立党小组工作与班组建设挂钩工作机制,在班组安全环保、生产操作、设备维护、产品质量、装置检修和落实党内工作等方面规范党小组与班组工作的内容;“捆绑”党小组与班组的考核,把“三标”班组建设的标准和要求作为党小组考核的重要内容。
3.党员带职工,通过党员积分管理与全员绩效考核挂钩,把职工带成人才。一是带职工思想过硬。坚持“仗怎么打就怎么做思想工作,怎么能打赢仗就怎么做思想工作”,利用“三会一课”、政治培训、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方式,组织党员骨干先学精神、先懂政策、先明形势,使党员成为支持拥护改革、推进提质增效的先行军。二是带职工技能一流。突出发挥优秀党员技术骨干的作用,大力组织“党员上讲台”“现场传帮带”“师带徒”“精细管理故事会”等活动,并在公司轮岗交流、关键岗位AB角管理、工种竞赛、技能比武等工作中,以党员争优秀带动职工争先进,促进全员技能水平整体提升。三是带职工业绩优秀。制定《党员积分管理办法》,建立完善党员积分管理与全员绩效考核挂钩“双纳入”激励机制,将党员积分考核结果纳入所属班组每月绩效考核,班组每月绩效考核分值纳入党员积分管理,使党员工作的好差直接影响班员的奖金,班员工作的好差直接影响党员的排名,推动形成“党员带动职工进步、职工督促党员争优”的生动局面。
三、构建实施深度融合机制的成效
(一)党的领导不断加强
通过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使企业广大党员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重大部署在企业更加有力贯彻执行。
(二)党建工作全面进步
通过在抓深度融合转化上做文章,做实叫响了固本强基、创先争优、廉洁企业、幸福企业品牌,公司党建工作经验多次在系统内交流。
(三)生产经营做强做优
通过在生产经营中不断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使公司HSE工作取得显著进步,经济效益创出辉煌业绩,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员工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和谐幸福企业建设深化推进。
免责声明:本文文章来源 南方论刊杂志,文章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到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作出对应处理。